Python基础(篇一)
一. 运算
1.加减乘除
标准算数运算符:加(+)、减(-)、乘(*)、除(/)、整除(//)
取余运算符: %
幂运算符: **
9//4 9整除4
9/4 9除以4
2*3 2乘以3
2**3 2的三次方
9%4 9余4 (如果是一正一负,则向下取整)
2. 比较运算符
3. 布尔运算符
and not in not in
4. 位运算符
位运算符:将数据转成二进制进行计算
位运算符 | 结果 | |
---|---|---|
位与 & | 对应数位都是1,结果数位才是1,否则为0 | |
位或 \ | 对应数位都是0,结果数位才是0,否则为1 | |
左移位运算符 << | 高位溢出舍弃,低位补0 | |
右移位运算符 >> | 低位溢出舍弃,高位补0 |
二. 组织结构
1. 程序的组织机构
1996年,计算机科学家证明了这样的事实:任何简单或复杂的算法都可以由顺序结构、选择结构(if语句)和循环结构(while语句和for -in 语句)这三种基本结构组合而成
2. 顺序结构
执行顺序从上到下
3. 对象的布尔值
bool() 内置的对象布尔值方法
4. 分支结构
- 单分支if结构
- 双分支if。。else。。结构
- 多分枝 if。。elif。。else 结构
- if 嵌套语句
- 条件表达式
5. pass空语句
语句什么都不做,只是一个占位符,用在语法上需要语句的地方
什么时候使用:
先搭建语法结构,还没想好代码怎么写的时候
哪些语句一起使用:
- if语句的条件执行体
- for-in语句的循环体
- 定义函数时的函数体
三. 基础函数
1. range()函数
用于生成一个整数序列
创建range对象的三种方式
range(stop): 创建一个[0,stop)之间的整数序列,步长为1
range(start,stop): 创建一个[start,stop)之间的整数序列,步长为1
range(start,stop,step): 创建一个[start,stop)之间的整数序列,步长为step
返回值是一个迭代器对象
range类型的优点:不管range对象表示的整数序列有多长,所有range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都是相同的,因为仅仅需要存储start,stop和step,只有当用到range对象时,才会去计算序列中的相关元素
in与not in判断整数序列中是否存在(不存在)指定的整数
range(10) 取10以内的整数 不包含10
range(10,100) 取10到100以内的整数,不包含100
range(10,100,10) 取10到100以内的整数,,步长为10 不包含100
2. while循环
反复做同一件事情的情况,称为循环
循环的分类:while for-in
语法结构
while 条件表达式: 条件执行体
选择结构的if和循环结构while的区别
if判断一次,条件为True执行一次
while判断N+1次,条件为True执行N次
3.for-in循环
for-in循环
in表达从(字符串、序列等)中依次取值,又称为遍历
for-in遍历的对象必须是可迭代对象
for-in语法结构
for 自定义的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: 循环体
循环体内不需要访问自定义变量,可以将自定义变量替代为下划线
4.break语句
用于结束循环结构,通常与分支结构if一起使用
5. else语句
和if 搭配使用
和for in 搭配使用
flag = 0;
for _ in range(3):
content = "请输入密码"
if flag>0:
content = "请再次输入密码"
pwd = input(content)
if pwd=="8888":
print("密码正确")
break
else:
flag+=1
print("密码错误")
else:
print("三次都错误 fuck")
和while 搭配使用
a = 0
while a<10:
a+=1
else:
print("while循环执行完毕")
6. 嵌套循环
99乘法表代码
for item in range(1,10):
temp = ""
for item2 in range(1, item+1):
result = item * item2
temp+=str(item) + "*" + str(item2) + "=" + str(result)+" "
print(temp)
- 本文标签: python
- 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tianyajuanke.top/article/42
- 版权声明: 本文由吴沛芙原创发布,转载请遵循《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 (CC BY-NC-SA 4.0)》许可协议授权